地区网站:
职位: 专业: 学历: 政治面貌:
您的当前位置: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 申论辅导 > 申论指导 > 正文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秘笈——名言警句篇

2013-06-21 09:04:52 字号: | | 【 打印 】
  在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科目的大作文中,通常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很多申论教材中都告诉考生,由于阅卷量大以及字数多,把握住申论的结构以及开头结尾用语的出彩及点中重点成为得到申论高分的关键。因此,众多考生在练习时都偏重在这一点,而引用诗词、名言成了考生文字出彩的秘籍。《国家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编写组专家发现,近年来,很多考生在申论写作中喜欢引用名言警句或用于开头破题,或用于过渡承论,或用于结尾升华,形式多样、语言新颖,确实起到了很好的写作效果。但相当一部分考生缺乏相应的文学积累,却也想学习这种写法,结果只能东施效颦。   说是秘籍,当然是有它的作用,但也却只适用于一部分人,并且在使用的时候也要注意:

  一、引用内容与写作中心不符   引用名人名言或古诗名句是为了给自己的申论增添光彩,但有的考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缺乏相应积累,临考之时死记硬背一些名言警句仓促上阵,若引用内容与写作的中心不符或引用错误,往往出现疏漏,贻笑大方。   如有一篇申论文章,题目要求评论“利己主义”,考生在文章中写道:“汲汲于名利、计较于得失,随权势俯仰,视风向转移,即便自视高明,也终究只是‘俗士不可医’”。相信有些考生对于文中的“俗士不可医”一句感到十分陌生,但如果你听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两句诗你就会想起来,这出自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一诗,苏东坡虽以宋词著称于世,但这首却是他宋诗的代表作。在原文中苏轼写的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考生的文学积累如果不足,在使用诗句时就要特别注意,考官的阅卷时间很短,在短短的阅读时间里考官的目光很可能会被加了引号的诗句吸引,若是为此引起反效果,申论的起评分自然也不会高了,因小失大,何苦来哉啊。

  二、引用张冠李戴,不分感情色彩   虽然考生从小到大都背了不少古诗,但很多人诗句或句言的作者仍会搞不清楚,此时不要硬写你可能觉得对的,小心张冠李戴,损失不少印象分。同时,在不少古诗名言中,感情色彩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注意在选择的时候要分清楚,免得造成使用不当的效果。

  三、较新歌词或网络用语最好不用   歌词和网络用语在年轻人中较盛行,有些人因此喜欢在文章中使用,觉得一来可使文章更为活泼,吸引眼球;二来可以利用他们简捷的特点有效地表达某一观点。但考生要注意,有些网络用语较新,或者只在小范围内流行,可能阅卷者并不了解,这可能会造成阅卷者无法了解的问题。例如最近很火的“元芳,你怎么看?”若阅卷者不了解的话,甚至可能认为考生故意在文章中出现真实姓名,这就得不偿失了。有些歌词则可能会有太过幼稚之虑,如在申论考试角度为“关爱儿童”的一篇文章中,考生在最后一段写道:“‘爱我你就抱抱我,爱我你就陪陪我。爱我你就亲亲我……’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的要求并不高,只希望父母陪在自己身边。因此,政府要立法保护孩子,父母要转变观念就进择业,给孩子一片晴空,给孩子一片健康成长的乐园,让孩子不再流浪在阳光下快乐成长。关爱儿童就是关爱祖国的未来关爱儿童利国利民。”   《国家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编写组专家对此的评论是:歌词引用过于通俗,部分语言过于幼稚,不符合政府语言的一般规范。该题目要求“结合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材料中主要涉及到青少年儿童的保护问题,考生在作答时还是应该站在政府的角度谈谈相关措施,在文章的结尾处如果想要引用一些名言警句来升华文章的话,不要引用通俗歌曲一类的大众化语言,还是要注意申论写作的严肃性,否则画虎不成反类犬。   当然,如果应试者写的是一般的抒情散文或小品文,引用最新的歌词当然没有什么不妥,但现在写的是政策性文章,就应该保有一定的严肃性,这是很多考生需要注意的部分。

  四、不用偏难怪的诗句   以上三点都是针对那些古诗词或文学功底不太扎实的考生的,这一条则主要针对中文出身的考生。这一类考生文笔较好,申论志在高分,这一秘籍很多人都知道,名言名句虽多,但针对同一个主题,很多人在考场上能想到的可能就是同样的那么几句,为了不造成太多相同的用句而无法出彩的情况,因此,有些人就会想引用一些较偏的名言名句。虽然内容符合,但可能会造成连阅卷者也无法确定引用是否正确的情况出现,这就给申论的得分造成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   那么,既然是秘籍,又在使用中有这么多禁忌,到底该如何使用呢?   1.关心时事,多引用政府公文   名家名言不一定局限在中国的古诗句或古今中外的名言上,一些会议或影响较大的社会评论中较出彩的句子也是可以借用的重点。比如有考生写道,“‘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是我国的教育事业改革开发30余年的真实写照。我国教育事业近年来取得跨越式发展,是值得我们为之自豪的,但这并不意味我国的教育事业不存在问题”。考生在文章中引用的“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句话出自党的十七大报告,其准确性毋庸置疑,而且写作语言是白话文不易记错。这句话用在文化、教育甚至是公平等相关的申论主题上都是十分适用的。   很快十八大即将招开,十八大报告中肯定也有很多围绕着最近国内的时政热点的总结性语句,且十八大报告是由很多公务员精英共同完成,其用语的准确性与切合性都是十分高的。这就要求考生要多关注时政,有条件的话多关注人民日报、《半月谈》等社评类报章杂志。   2.分门别类,找出古诗句适合切入点   温家宝总理在每年的答记者问中都会引用很多古诗名句,这也会成为那一段时间的热点话题,温总理的引用都是针对每一个问题而来的,而记者的问题又肯定都是当下的热点或人民关心的话题。因此,考生可以有意识的去搜集相关的内容,将古诗名句按针对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这样在申论中若遇到相关问题则可以直接引用,也不用担心是否选择正确的问题。   申论的秘籍还有很多种,所谓的秘籍都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归根到底还是需要考生关心时事,多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及思维习惯,只有这样,再加上秘籍的帮助,才能真正写出一篇好申论。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2013年国考:申论应试提分 狠抓基础是关键

    更多详情请查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chinagwyw.org/)



关键词:
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公职类考试资讯、公告等考情,您可以把公务员考试网Ctrl+D收藏,如有疑问请在线 咨询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