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网站:
职位: 专业: 学历: 政治面貌:
您的当前位置: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 湖南 > 常识辅导 > 其他 > 正文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考点分析:政治常识

2013-07-22 16:48:46 字号: | | 【 打印 】

  政治常识

  【本节考点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根本观点。

  2?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3?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是坚持物质第一性,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派别,坚持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4?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是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的哲学派别。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革命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三)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物质定义的基本内容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物质作为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是能够为人们所感觉、所认识的,是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的,简言之,物质是可以认识的。

  (3)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物质现象的共同本质。

  3?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的关系

  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是辩证统一的。

  4?物质与运动

  (1)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承担者,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物质与运动不可分离。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变化的哲学范畴。

  (3)运动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属性,物质运动是由其自身的矛盾所决定的。

  5?运动与静止

  静止是特殊的运动,是事物处于量变或位置相对稳定的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的。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和运动不可分。辩证唯物主义的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四)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

  (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可以从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三个方面来说明。

  (2)意识的能动性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意识对实践活动有指导性。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五)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联系及其特点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联系是辩证法的基本的范畴。联系的特征:客观性、普遍性、条件性和多样性。

  2?联系与系统

  系统是诸多要素相互作用的整体。系统的特点为:一般来说,系统大于、高于、优于要素相加之总和。系统与要素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系统与辩证法的联系观念是相互一致的。一方面,系统论应该用哲学的普遍联系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思维方向;另一方面,辩证法的联系观念要依据系统论的观念来深化自己,并不断改变自己的形式。

  3?发展及其本质

  发展是事物运动变化中内在具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是客观世界永恒的普遍的特性。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4?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可以把规律划分为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唯物辩证法所阐明的规律是一般规律或者叫普遍规律,它概括的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运动的共同规律。自然科学、社会学和思维科学探讨的规律是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它们属于特殊规律。现象与本质是揭示事物内在本质与外在表现之间关系的一对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5?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现象与本质既对立又统一。

  6?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是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性是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并非确定发生、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的、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7?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1)含义

  质是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种内在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们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标志事物质和量统一的哲学范畴,是指出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

  (2)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量变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统一、相持、平衡、静止等,都是事物量变状态的表现。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

  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包括:①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②量变和质变由是相互转化的;③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具有复杂性。

  8?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

  (1)肯定和否定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肯定和否定。肯定因素或者肯定的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因素,是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别物的因素或方面。否定的因素或否定的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它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因素或方面。

  (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辩证法三大规律之一,该规律揭示出事物的发展过程是肯定与否定的矛盾运动过程,事物的发展过程总是由肯定到否定,又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事物经过两次否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由于事物的发展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因此事物的发展表现为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六)对立统一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这就从根本上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区别开来。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方法论的意义

  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的统一与斗争的关系,统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的最基本的属性。

  矛盾普遍性包含着两重意义:一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二是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矛盾特殊性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其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七)认识的发展过程

  1?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

  2?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的条件

  要勇于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获取丰富的真实的感性材料,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前提和基础。

  3?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再一次飞跃

  4?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八)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

  1?真理及其特点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三个根本特点,即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

  2?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

  (1)任何真理都是标志着主观与客观的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志的客观内容,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每一真理都是向着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3?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

  相对真理即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性的、不完全的。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九)社会的政治结构

  1?社会政治结构的内容

  社会的政治结构又称政治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实体因素,以及政治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等规章与准则的系统。

  2?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是辩证的。首先,经济是基础。其次,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3?国家

  国家是一个政治范畴、阶级范畴、历史范畴。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军队是国家的主要成分和支柱。

  (十)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二、毛泽东思想概论

  (一)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

  毛泽东思想就是适应这一需要而产生的,其产生是历史的必然。这种必然性具体表现在:

  第一,毛泽东思想的产生适应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变革的客观需要。

  第二,毛泽东思想的产生适应了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领导中国革命的迫切需要。

  第三,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必然结果。

  第四,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革命实际,开辟了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重要新道路,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和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等一系列独创性的经验作出的理论上的概括,从而在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和科学体系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1)毛泽东思想在许多领域发展了马列主义,同马列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

  (2)毛泽东思想以独创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主要有六个方面: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1?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与基本要求。

  2?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基础。

  3?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争取外援的辩证关系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是辩证的统一。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3)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官僚资本主义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5)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领导。

  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

  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人民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与新民主主义国体相适应的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3?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

  4?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及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

  (1)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

  第一,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

  第二,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第三,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有特色的一项内容。

  (2)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

  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中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5?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文化,是以********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是:发展********思想指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大众文化。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

  (1)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三个主要法宝。

  (2)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3)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基本依据。

  (4)“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

  (5)党指挥枪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统一战线

  (1)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

  (2)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现实可能性。

  (3)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不同内容和特点。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的建设

  (1)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全民族的先锋队。

  (2)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3)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党是掌握这两个武器以战胜敌人的英勇战士。

  (4)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三、邓小平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这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沦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之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之为邓小平理论。

  (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根据十四大以来中央文件的精神,邓小平理论在内容上涉及九个方面:(1)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2)关于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3)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4)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5)关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6)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7)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8)关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9)关于祖国统一。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3?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我们改革开放这些年来最主要的经验总结。

  (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同志2001年在庆祝中国******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三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辩证统一的。

  (七)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含义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一,民主法治。

  第二,公平正义。

  第三,诚信友爱。

  第四,充满活力。

  第五,安定有序。

  第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第三,必须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第五,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第六,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现代科技进步是生产力增长的第一位的因素。②现代科学技术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科学、技术、生产越来越一体化,并起先导作用。③现代科学技术是促进生产力变革的重要的推动力量。④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的作用不断增强,他们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中第一位的人力资源。

  (十)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是通过发展科技和教育,推进经济振兴和国家兴旺发达,促进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途径是把科技与教育和经济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

  (十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十二)“一国两制”

  1?“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内涵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地区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石。

  2?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纲领

  坚持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解决台湾问题。

  3?中国政府对待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

  (1)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政府对台政策的基石,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2)两岸应尽早开始政治对话和政治谈判;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什么都可以谈。

  (3)中国政府在坚持和平统一方针的同时,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4)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一切可能的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

  【真题链接】

  1?(2005·中央)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所遵循的原则是()

  A?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B?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创造性

  C?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自主性、积极性

  D?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自主性、创造性

  【答案】A

  【解析】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2?(2005·北京)2005年1月17日至18日,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中央专门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作出布置,提出要求,这种做法在哲学上的依据是()。

  A?事物各有自己矛盾的特殊性

  B?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C?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有严格界限的

  【答案】A

  【解析】在全国各个社会群体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代表矛盾的普遍性,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其特殊性,中央专门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作出布置,提出要求,这种做法在哲学上的依据是:事物各有自己矛盾的特殊性。据此可知符合题意的只有A。

  3?(2005·福建春季)目前,我国有()个省(不包括特别行政区、自治区、直辖市等)。

  A?23B?25C?22D?28

  【答案】A

  【解析】我国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4?(2005·福建春季)2004年12月2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的有关法令中,将11月7日“十月革命胜利日”正式更名为()。

  A?革命纪念日B?红场阅兵日

  C?莫斯科红场军事阅兵D?红场革命胜利阅兵日

  【答案】C

  【解析】这是一道历史题目,2004年12月2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联邦节日法令》,更改和重新确定了俄罗斯节假日和一些纪念日。决定将11月7日“十月革命胜利日”更名为“莫斯科红场军事阅兵日”,11月4日为“民族团结日”。由上可知应选C。

  5?(2006·浙江)党的十六大指出,现阶段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C?不断推进各级政府机构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精简增效

  D?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

  【答案】B

  【解析】十六大报告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提出:“今后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很明显改革的重点就是B项内容。

  6?(2006·福建)下列国家最后加入联合国的是()。

  A?芬兰B?波兰C?瑞典D?瑞士

  【答案】D

  【解析】瑞士于2002年9月成为联合国新的会员国,在此之前是中立国。

  7?(2006·黑龙江)科学********诞生的标志是()。

  A?英国工人制定《人民宪章》B?********通讯委员会建立

  C?********者同盟建立D?《******宣言》发表

  【答案】D

  【解析】1848年《******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的诞生,因此应选D。

  8?(2007·湖南)19世纪末,美国政府提出“门户开放”政策。100多年后的今天,美国仍以“自由通过”为名在我国近海频繁进行侦察飞行,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这表明()。

  A?美国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美国奉行政治经济全球化政策

  C?美国坚持“门户开放”政策D?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答案】A

  【解析】本题答案为A。B和D题干中未涉及,C是说中美关系的历史,尽管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远远超过历史上的美国,但中国早已不是历史上贫穷积弱的中国了,所以也不正确。

  9?(2008·黑龙江A卷)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

  A?人民当家做主B?无产阶级专政

  C?全体人民享有管理政治的权力D?生产资料公有制

  【答案】A

  【解析】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这进一步深化了对人民民主的认识,把人民当家做主界定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明确提出要“扩大人民民主”。

  10?(2008·黑龙江A卷)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外部监督体系?()

  A?政党监督B?司法监督C?专门监督D?舆论监督

  【答案】C

  【解析】外部监督主要有两大类,即国家法制监督和社会监督。前者主要指西方国家按照三极制衡,以权治权的分权政治体制,除行政以外的立法和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成员的监督;后者则是指除国家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团体、舆论和公民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成员的监督。其中法制监督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检察监督、党的监督;社会监督包括:社会舆论、公民批评、公民投票、压力集团等。由上不难推出应选C项。

  11?(2009·中央)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始于()。

  A?上海B?安徽C?广东D?浙江

  【答案】B

  【解析】此题属于经济常识题,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由安徽小岗村开始,实行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

  12?(2009·中央)我国领导人多次表示,西藏事务完全是中国内政。“西藏问题”的实质是()。

  A?主权问题B?宗教问题 C?人权问题D?民族问题

  【答案】A

  【解析】“西藏问题”涉及的问题有很多方面,包括宗教、民族、****等,属于中国内政,其实质而是损害中国主权、破坏领土完整的问题,即主权问题。

  【自我检测试题与答案】

  1?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C?普遍和特殊的关系D?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2?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和爱因斯坦都没有学习过哲学,但仍然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一事实表明()。

  A?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没有指导作用

  B?只有当自然科学家的研究方法自觉或不自觉地与唯物主义或辩证法原理相一致的时候才能作出科学发现

  C?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没有指导作用

  D?具体科学的研究不一定需要哲学的指导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运动B?客观实在性C?时空特性D?可知性

  4?列宁的物质定义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划清界限的关键在于列宁的物质定义()。

  A?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B?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

  C?把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作为物质本身

  D?正确处理了物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关系

  5?有人认为:既然物质和能量能够相互转化,那么能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是一种脱离物质的纯粹运动。这种观点()。

  A?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B?犯了相对主义的错误

  C?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D?犯了绝对主义的错误

  6?有人认为:“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简单的机械的位移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地方,既在同一地方又不在同一地方。”这一命题()。

  A?否认了静止的存在,属于相对主义诡辩论

  B?揭示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属于辩证法

  C?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是形而上学不变论

  D?揭示了事物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属于外因论

  7?“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种观点()。

  A?深刻地揭示了联系的条件性,属于辩证法

  B?否认了不同事物及其性质之间的相互转化、相互联系,是形而上学

  C?属于相对主义诡辩论

  D?属于唯心主义辩证法

  8?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实践观B?矛盾观C?对立统一规律D?矛盾分析法

  9?辩证法在近代的表现形式是()。

  A?形而上学辩证法B?唯物辩证法

  C?不可知论辩证法D?唯心辩证法

  10?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斗争焦点在于()。

  A?是否承认联系的观点B?是否承认发展的观点

  C?是否承认内部矛盾的观点D?是否承认质变的观点

  11?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B?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

  C?唯物主义可知论和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的对立

  D?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12?有人认为:“被反映者是不依赖于反映者而存在的。”这种观点属于()。

  A?反映论B?先验论C?经验论D?唯理论

  13?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是()。

  A?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B?历史决定论和历史非决定论

  C?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D?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14?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说明()。

  A?当社会形态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时必然会马上灭亡

  B?社会形态的更替需要经过一个过程

  C?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可以不受生产力决定

  D?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时社会也可以正常发展

  15?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个突破口是()。

  A?农村实行的家庭承包经营

  B?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C?兴办经济特区

  D?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6?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两大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

  B?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毛泽东思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7?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B?我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总结

  C?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总结

  D?时代主题的转换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

  1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辩证统一的基础是()。

  A?社会实践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改革开放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实事求是的前提是()。

  A?实践B?解放思想C?与时俱进D?一切从实际出发

  20?实事求是的根本目的是()。

  A?解放思想

  B?与时俱进

  C?坚持真理,发展真理

  D?在实践基础上达到思想与实际相符合、主观与客观相一致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解析】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它们的具体区别在于研究的对象不同和原理的适用范围不同: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而具体科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的某个领域的特殊规律;哲学原理适用于整个世界的一切领域,而具体科学只适用于整个世界的某个领域;二者研究的都是世界的本质规律,故不选A;都是理性认识,都有抽象性,因此不选D;哲学不能完全包括具体科学的全部内容,因此二者不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故不选B。因此,正确选项为C。

  2?【答案】B

  【解析】本题题干给出的事实说明了自然科学同哲学的辩证关系。因此,正确选项为B。

  3?【答案】B

  【解析】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最高共性,因此,正确选项为B。

  4?【答案】D

  【解析】A、B是一切唯物主义的共同特点;C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特点,把原子这种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当做物质本身;D则是列宁物质定义的特点,从万事万物多样性的存在中概括出了最高的统一性——客观实在性,提出了科学的物质定义。因此,正确选项为D。

  5?【答案】C

  【解析】这是一种“唯能论”的错误,认为能量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实际上是把能量看成一种脱离物质的神秘精神力量,因而属于唯心主义的错误。因此,正确选项为C。

  6?【答案】B

  【解析】本题中的观点表明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运动的物体在每一个瞬间不可能只在一个地方,而不在别的地方,否则它只能永远保持静止。因此我们只能说,对运动的物体而言,在每一个瞬间,它们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别的地方。因此,该命题的观点是一种辩证法的观点。因此,正确选项为B。

  7?【答案】B

  【解析】这种观点把事物之间的区别或联系都看成是绝对的,要有差别就完全是差别,没有任何联系;要有联系就完全是联系,没有任何差别,这就完全否认了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相互联系。在辩证法看来,事物之间往往是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的,绝对的差别或绝对的联系都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因此,正确选项为B。

  8?【答案】C

  【解析】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就是对立统一规律。因此,正确选项为C。

  9?【答案】D

  【解析】辩证法有三个发展阶段:古代朴素辩证法、近代唯心辩证法和现代唯物辩证法。因此,正确选项为D。

  10?【答案】C

  【解析】唯物辩证法认为虽然内因和外因都是发展的重要条件,但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是决定性的原因,因而把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的原因归结为事物的内部矛盾。而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的矛盾,尤其是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往往夸大外力的作用。是否承认内部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因此,正确选项为C。

  11?【答案】D

  【解析】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反映论是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表现,先验论是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表现。因此,正确选项为D。

  12?【答案】A

  【解析】该命题说明了客观物质是独立于主体之外的,因此是一种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因此,正确选项为A。

  13?【答案】C

  【解析】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我们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唯物史观和唯物心史观是根本对立的两种历史观。因此,正确选项为C。

  14?【答案】B

  【解析】根据唯物史观,每一种社会形态的灭亡,从根本上来看都是由于生产关系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所造成的。如果旧的生产关系尚能允许生产力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即使与生产力不完全符合,这种社会形态也不会灭亡。这充分地说明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因此,正确选项为B。

  15?【答案】A

  【解析】中国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所以“第一个”突破口是农村的家庭承包经营;兴办经济特区是继农村改革之后的“另一个突破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被称为农村改革的“意外收获”,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整个“新时期”的前提、基础和历史转折点,不只是“突破口”的意义。

  16?【答案】A

  【解析】邓小平理论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两次历史性飞跃以后的成果。

  17?【答案】A

  【解析】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对它们的继承和发展。

  18?【答案】D

  【解析】2004年8月22日,******发表的《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科学世界观最鲜明的特征。”

  14?【答案】A

  【解析】B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础、哲学基础,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辩证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理论基础与辩证统一的基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C、D项是A项的具体化,A项更具一般化特性。

  19?【答案】B

  【解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破除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20?【答案】D

  【解析】“两个符合”是实事求是的根本目的。

  【专题预测】

  1?在我们分析人时,既要看到其优点,又要看到其缺点,这一工作方法的理论根据是()。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

  2?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和活的灵魂是()。

  A?唯物辩证法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关系的原理D?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关系的原理

  3?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表现是()。

  A?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B?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4?总结我们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最重要的一条是()。

  A?没有重视发展生产力B?没有注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D?没有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5?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是()。

  A?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不同B?社会基本矛盾不同

  C?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不同D?意识形态的不同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基本特征是()。

  A?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B?由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C?由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逐步转变为缩小差距的阶段

  D?逐步缩小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B?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C?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D?1987年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后

  8?我们党真正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的必然要求是()。

  A?坚持改革开放B?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自觉成为经济建设队伍的先锋队

  9?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

  A?党的基层组织B?党的骨干分子

  C?党的核心力量D?党的工作制度

  10?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重点是加强()。

  A?思想理论建设B?制度建设C?组织建设D?执政能力建设

 

  【专题预测】

  1?在我们分析人时,既要看到其优点,又要看到其缺点,这一工作方法的理论根据是()。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

  2?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和活的灵魂是()。

  A?唯物辩证法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关系的原理D?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关系的原理

  3?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表现是()。

  A?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B?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4?总结我们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最重要的一条是()。

  A?没有重视发展生产力B?没有注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D?没有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5?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是()。

  A?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不同B?社会基本矛盾不同

  C?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不同D?意识形态的不同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基本特征是()。

  A?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B?由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C?由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逐步转变为缩小差距的阶段

  D?逐步缩小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B?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C?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D?1987年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后

  8?我们党真正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的必然要求是()。

  A?坚持改革开放B?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自觉成为经济建设队伍的先锋队

  9?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

  A?党的基层组织B?党的骨干分子

  C?党的核心力量D?党的工作制度

  10?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重点是加强()。

  A?思想理论建设B?制度建设C?组织建设D?执政能力建设重点。


关键词:
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公职类考试资讯、公告等考情,您可以把公务员考试网Ctrl+D收藏,如有疑问请在线 咨询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