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网站:
职位: 专业: 学历: 政治面貌:
您的当前位置: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 北京 > 行测辅导 > 言语 > 正文

2015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网:片段阅读练习精讲(18)

2014-11-03 09:29:17 字号: | | 【 打印 】
  对于片段阅读,常常是这样描述的。每道题包含一段话或一个句子,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完成陈述。北京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chinagwyw.org/beijing/)整理了一系列片段阅读练习,供考生参考,考生同时可结合2015年北京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备考。
  1.我们今天的劳动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为得到今天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而付出的劳动;一部分是为未来的发展而预先支付的劳动。当这两部分的比例前者大于后者时,说明我们的劳动尚处在较低级阶段;而后者远大于前者时,则说明我们的劳动层次得到了很大提高。因此,只有通过社会发展、进步,提高人们的效率和层次,才能真正实现人类自身的彻底解放。对上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今天我们的劳动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
  B.在现代社会,任何人从事的劳动都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C.劳动层次的提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D.如果我们多选择一些为未来的发展而预先支付的劳动去从事,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取得更快的发展
  2.现代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造成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直接联系越来越少。今天大企业的管理者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报表来与自己的下级打交道,来获得信息和进行管理。这段话支持了这样的看法,即企业规模的日益增大:
  A.带来了一些更好的企业管理方法
  B.在企业中形成了一些不同的阶层
  C.造成企业管理者与工人之间关系的疏远和紧张
  D.使管理者可以更客观地对被管理者的工作进行评价
  3.我起初学“桐城派”古文,跟着古文家们骂六朝文的绮靡,后来稍致力于六朝人的着作,才觉得六朝文也有为“桐城派”所不可及处。在诗方面,我从唐诗人手,觉得宋诗索然无味,后来读宋人作品较多,才发现宋诗也特有一种唐诗没有的风味。我学外国文学的经验也大致相同, 。填人横线上最恰当的是:
  A.往往一开始喜欢甲派,而后又更喜欢乙派了
  B.往往是学习一派、研究一派,就喜欢一派、笃嗜一派
  C.往往从喜欢甲派而了解乙派,从了解乙派到对甲派产生怀疑
  D.往往从笃嗜甲派不了解乙派,到了解乙派而对甲派重新估定价值
  4.在社会大生产条件下,为了满足社会对各种使用价值的需要,就要付出各种性质不同的劳动,就要根据各种使用价值需要的相应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即:
  A.在社会生产中,各种使用价值的需求量是不同的
  B.应通过市场的价值规律来调节社会总劳动的分配
  C.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在社会总劳动的分配中实现的
  D.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5.宋朝的朱熹,曾经给《论语》做过注释,可是假如当孔子正在跟颜回、子路他们谈话的时候,朱熹闯了进去,管保他们在讲什么,他是一句也听不懂的。不光是古代的话后世人听不懂,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地方也经历着不同的变化,久而久之也会使这个地方的人听不懂那个地方的话,形成许许多多方言。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由于语言不通,朱熹对《论语》的注释不可能是完全正确的
  B.不同的语言、方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沟通和交流
  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不同的地区,语义语音的变化是非常显着的
  D.孔子、颜回和子路讲的方言和朱熹讲的方言是完全不同的


 
  【北京公务员考试网参考答案及解析】
  1.C【解析】文段只是说我们今天的劳动可以分为两部分,并没有对比哪一部分是主要的,故A项的表述没有依据,排除。B项偷换了概念,把文段中的“我们今天的劳动”具体为“任何人从事的劳动”,而两者是有区别的,虽然整个劳动可以分为两部分,但是具体到每个人,可能从事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故排除。D项错误,劳动层次的提高须以社会发展、进步为前提,无法靠人为选择来实现,排除。本题答案为C。
  2.C【解析】文段主要说的是企业规模的扩大对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关系的影响。由文中的“造成”、“直接联系越来越少”、“很大程度上通过报表来与自己的下级打交道”可知,这里侧重于介绍消极影响,即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越来越疏远了,与此相符的为C项。
  3.D【解析】文段主要说的是作者学习古文、诗以及外国文学的经验,而三者是大致相同的。古文方面,我初学“桐城派”时不喜欢“六朝文”,后来研习了“六朝文”后才发现“桐城派”亦有不如“六朝文”之处;诗方面,我从唐诗入手,不喜欢宋诗,后来研读了宋诗后,才知唐诗也有不及宋诗之处。由古文与诗的经验推及外国文学,便应是先喜欢甲派而不了解乙派,待了解了乙派,才发现甲派也有不如乙派之处。与此意思相符的为D项。
  4.B【解析】由“要根据各种使用价值需要的相应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可看出,文段主要想说明的内容是分配社会总劳动的依据,与此相关的选项只有B项。“市场的价值规律”也即文段中的“使用价值需要”。本题答案为B。
  5.C【解析】文段第一句以朱熹听不懂孔子与弟子的谈话为例,说明语言会随时代的变化而出现差异;第二句通过介绍方言的形成,说明语言会随地区的不同而出现差异。故综合来看,文段主要说的是语言会随历史时期和地区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特征。与此相符的为C项。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2015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网:片段阅读练习精讲(17)